1736年,法國科學家康大民從秘魯帶回有關橡膠樹的詳細資料,并出版了《南美洲游記》。書中詳細介紹了橡膠樹的起源、采集乳膠的方法以及橡膠的用途,引起了人們的重視。 1763年,法國麥加發(fā)明了一種能夠軟化的溶劑
橡皮 。 1888年,英國人鄧祿發(fā)明了空氣輪胎,1895年開始生產汽車。汽車工業(yè)的興起進一步刺激了對橡膠的巨大需求,橡膠價格大幅上漲。 1897年,新加坡植物園園長黃德勒發(fā)明了橡膠樹連續(xù)割膠法,使橡膠產量大大增加。于是,野生橡膠樹成為大面積種植的重要經濟作物。 1493年,偉大的西班牙探險家哥倫布率隊到達南美大陸。在這里,西班牙人看到印度兒童和青少年正在玩游戲,唱歌,互相扔小球。這樣的球落地后可以反彈很高,捏起來感覺很粘,并且有煙味。西班牙人還看到印第安人在衣服上涂了一些粘稠的白色液體,下雨天穿著不防雨;他們還把這種白色粘稠的液體涂在腳上,雨水也不會打濕他們的腳。結果,西班牙人很初了解了橡膠的彈性和防水性,但并沒有真正了解橡膠的來源。 1693年,法國科學家拉康到達南美洲,看到土著人玩這種球。科學家和士兵有不同的思維和愿景。經過對這樣一個球的調查,他們得知,這種球是一種劈砍。印度人稱之為“橡膠”的粘稠液體是用粘稠液體制成的。 1876年,英國人維汗九死一生,從亞馬遜河的熱帶叢林采集了7萬粒橡膠種子,送到英國倫敦皇家邱園植物園,然后將橡膠苗運往新加坡、斯里蘭卡、馬來西亞、和西亞種植并取得成功。到2004年,全世界已經成功種植天然橡膠128年了。 1904年,中國云南前雅(今盈江縣)的羌土司劍安人從新加坡購買了8000株膠苗帶回國內種植在北緯24°的云南省應城縣鳳凰山。